• <rt id="0gi6i"><kbd id="0gi6i"></kbd></rt>
  • <option id="0gi6i"></option>
  • ?
    手機和微信:15913106317
    化妝品玻璃瓶常識
    化妝品玻璃瓶常識
    化妝品玻璃瓶常識
    無形的浪費
    發布時間:2015-03-13 09:51:29 瀏覽次數:
    無形的浪費

      市民劉先生告訴記者,前不久,他母親生病住院,許多親戚好友帶上各種包裝精致的保健品趕來探望。大家的心意是美好的,只是這些禮盒的內容卻不像它們的包裝那樣美好。比如一種西洋參口服液,精美的禮盒打開之后,里面只有兩小瓶浸著洋參的口服液,其余全是綢布、塑料、泡沫等。“這些華而不實的外包裝,不僅造成資源浪費,還誤導了消費觀念,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

      “歐美、日本等國家對包裝都有嚴格的限制。按照國際慣例,包裝成本不應超過產品出廠價的15%,否則就屬于過度包裝。而目前國內一些產品包裝成本已超出30%。”多年從事包裝工程研究的內蒙古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董同力嘎也坦言,當下日用品普遍存在的“過度”包裝現象,也暴露出三個問題:一是部分消費者存在虛榮消費觀;二是生產企業普遍環保意識薄弱;三是我國社會缺乏規范的循環利用機制。“而包裝的過度乃至無度所帶來的直接害處是:產品成本上升,消費者負擔加重;包裝垃圾急劇增加,有限資源浪費驚人。”董同力嘎說。

      采訪中,超過80%的受訪者向記者表示,購買過度包裝商品是為送禮顯得體面。“購買過度包裝的商品,通常只為送禮,自己用是不會選購的。同樣,逢年過節也總會收到一堆包裝靚麗但沒有實用價值的禮品。”市民張羽莎對記者說,“如果禮品保質期長,就留著再送出去。”

      “購買過度包裝的商品,已經不是奢侈性消費,而是炫耀性消費。炫耀消費比奢侈消費還嚴重,奢侈消費最起碼是有實際用途的,炫耀性消費則沒有任何實用價值。”內蒙古社科院研究員韓成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包裝豪華的商品售價高,包裝簡單的售價低,商家為賺取更多利潤,自然愿意用豪華包裝來抬高價格,因此過度包裝現象也越來越普遍。

      “現在商品包裝一個賽一個豪華,普通包裝的商品有時候很難找到,不得不買一些華而不實的東西,這讓消費者也很無奈。”張羽莎告訴記者,過度包裝的商品不僅會造成浪費,攜帶也不方便。她每年春節回家都會給母親帶一種保健品,“幾瓶加起來也就一礦泉水瓶那么多,結果包裝復雜得提都提不動。每次結了賬,我就取出東西把包裝盒扔掉。”

      而更讓消費者不滿的是,有不少商品則是借精美包裝以次充好。“有些商品,精包裝還不如普通包裝質量好。很多低劣商品就是靠過度包裝提高了商品的原有價值,這是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踐踏。”這也讓張羽莎感到十分氣憤,她告訴記者,自己曾經就碰到過這樣的事情。

      “這損害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內蒙古誠安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家毅表示,消費者普遍認為包裝好的商品質量也好,而生產商正是抓住這種心理來賺取不陽光、不道德的錢財。

      采訪中有一多半的受訪者認為,過度包裝后的商品價格遠超過其價值,損害了消費者權益。同時,過度包裝在給商家帶來巨大利益的同時,也給環境增添了巨大負擔。

      內蒙古師范大學法政學院教授李春暉則認為,過度包裝、片面追求奢華包裝的附加值,無疑會消耗大量資源,加劇環境污染。而且過度包裝使得一些消費者盲目攀比,形成推崇外表、忽視品質的消費心理,反過來又助推商家提供更多華而不實的商品,形成惡性循環,長遠看吃虧的還是消費者。“更深一層講,過度包裝還會催生奢侈浪費、貪污腐敗等不良風氣,與‘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背道而馳。”


    ?
  • <rt id="0gi6i"><kbd id="0gi6i"></kbd></rt>
  • <option id="0gi6i"></option>
  • 一二三四视频社区在线一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