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妝品玻璃瓶資訊
化妝品玻璃瓶資訊

電商平臺成化妝品假貨劣貨集聚地
發布時間:2015-03-30 18:09:10 瀏覽次數:
電商平臺成化妝品假貨劣貨集聚地
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下,行業戰爭每天都在發生。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化妝品市場銷售額達到千億元,到2015年中國化妝品市場容量將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目前,國內在淘寶做化妝品業務的商家已達28萬家,但年經營流水在30萬元以上的也就只有8000家,100萬元和1000萬元以上的就更為稀少,分別僅為2000家和136家,也就是說27萬家化妝品網店都成了“炮灰”,都在無效經營。
一方面是網站積極聯合全球知名化妝品品牌在中國打假;另一方面是網曝美妝假貨的消息層出不窮,深受其害的消費者苦水往肚里咽。國內目前的化妝品網購市場正處于魚龍混雜的尷尬時期,電商平臺正在成為化妝品以及奢侈品等假貨、劣貨的新興聚集地。
除了回收真瓶摻假混賣之外,網購化妝品還暗藏諸多貓膩,如:虛假宣傳、信用評級造假、稀釋數倍后出售、海外代購忽悠人等。
在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組織的網上購物可信度調查中,超過一半(56.4%)的網友自稱遭遇過信息虛假的欺騙,71.1%的網友表示不放心在網上購物,有個別網友甚至遭遇過網上詐騙。化妝品仿制手段不斷升級已經到了真假難辨的程度。由于網上購物的虛擬性,消費者只能憑借賣家的產品圖片和“動人”說辭做出判斷。即使是當面交易,消費者也會頻頻中招。一些不法企業偷梁換柱,夸大宣傳,甚至出售假冒偽劣產品,嚴重侵蝕了消費者對網上購物的信任度。
國內大部分網店的信用評價不低,這些不法商戶中不乏擁有“鉆石”、“皇冠”級別者。經過調查得知,大部分是利用人海戰術增加自己的信用等級。中國最新的互聯網熱點調查顯示,42.3%的用戶質疑網絡交易的安全性。專家認為,網上購物的主要瓶頸是誠信。只有形成了誠信經營的行業氛圍,網上購物才能取得可持續性發展。
有些網店將產品以一定比例稀釋數倍后進行出售,以小成本換取大收益;有些網店宣傳產品為海外代購,通過博取消費者的信任,從中卻參雜假冒產品,給消費者造成嚴重的損失。